供水管網壓力的布點是一個復雜但至關重要的過程,它直接關系到供水系統的穩定性和安全性。以下是一些關于供水管網壓力布點的建議:
一、布點原則
代表性:測壓點應能代表其所在區域或管段的壓力狀況,能夠反映出管網壓力的整體變化趨勢。
分區覆蓋:根據供水管網的分區情況,每個區域都應設置一定數量的測壓點,以確保對整個管網的壓力狀況進行全面監測。
壓力波動區域:在管網中水流方向發生改變、壓力水平最低或壓力變化最為劇烈的區域,應設置測壓點以捕捉壓力波動情況。
關鍵節點:在管網中水流交匯與分配的關鍵節點,如增壓泵站前、水廠出廠管段等,應設置測壓點以監測調度工況變化對管網壓力的影響。
系統擴展預留:在規劃新的供水區域或擴建現有管網時,應預留測壓點位置,以便未來進行壓力監測。
二、布點方法
經驗法:
依據城市供水公司及管理部門積累的多年成熟的城市供水管網運行管理經驗進行測壓點布置。
在管網低壓區位置、最不利點、管網末梢控制點、供水分界線處、管網調度壓力變化敏感區、大流量用戶、重要國家機關單位等處設置壓力監測點。
這種方法具有方便、快捷的優勢,但可能無法保證布設方案的準確性及合理性。
理論法:
以一定的理論基礎為依托,借助數學等其他學科作為輔助處理手段,通過分析計算得出可靠、準確的管網壓力監測點布置方案。
如模糊聚類分析、靈敏度分析以及遺傳算法等。
這種方法理論性強,適用性較強,但對工作人員的水平要求較高。
結合法:
將理論方法中的靈敏度分析與經驗法中的若干測壓點布設原則相結合,通過實例分析,提出測壓點布置的實用方法。
如在K市供水管網壓力監測系統中,結合GIS管網基礎信息資料,基于水資源分析軟件,通過在線模擬分析與實地考察相結合的方式分析決策,選取合適的壓力監測點優化布置方法。
三、布點位置建議
水力分界線處:在水力分界線處的干管上設置測壓點,可以較好地反映管網的配水偏差情況。
管網末梢:管網末梢屬于配水的不利處,能較好地反映管網的配水偏差情況,應設置測壓點。
地面高程偏高或偏低處:在地面高程偏高或偏低處(相對水廠高程而言)的配水服務壓力對調度工作影響較大,應設置測壓點以保證合理的服務壓力。
大流量用戶附近:大流量用戶節點用水量出現波動變化時對管網壓力影響比較顯著,因此需盡量考慮在該處或附近設置壓力監測點。
關鍵節點:在增壓泵站前、水廠出廠管段等對管網調度工況變化反應較敏感的區域,設置測壓點有助于了解調度計劃的實施情況及管網狀態對調度命令的反應。
四、注意事項
設備選擇:壓力監測設備應具有較高的精度和穩定性,以確保監測數據的準確性。
數據傳輸:應確保監測數據能夠及時、準確地傳輸到監控中心,以便工作人員進行實時分析和處理。
維護管理:定期對監測設備進行維護和檢查,確保其正常運行和數據的準確性。
綜上所述,供水管網壓力的布點需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包括布點原則、布點方法、布點位置建議以及注意事項等。通過科學合理的布點,可以實現對供水管網壓力的全面監測和有效管理,確保供水系統的穩定性和安全性。
丨相關方案丨
![]() | |||||
供水管網監測系統 | 智慧水務平臺方案 | 電池供電管網監測終端 |
Copyright ? 202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備12015236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