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綠洲灌區,潤澤萬畝良田
甘肅某中型灌區位于河西走廊中端的黑河中游,從黑河引水自流灌溉,通過渠首輸配水閘站,將水量輸送并分配到田間,進行灌溉。
該灌區所處區域是農業灌溉大縣,是甘肅河西走廊重點的商品糧基地,用水量占全縣用水總量的80%以上,長期以來由于自動化、信息化水平低,水資源粗放利用、農業用水計量和監控設施條件不完善,每次田間灌溉配水都得依賴工作人員提前計算好需要的水量,然后按刻度進行人工手動搖閘。整個灌區大大小小閘口數十個,不但費時費力,且常常因為操作偏差,導致引水量超過實際用水量,造成了水資源的浪費。
增效不增水 實現高效節水
該灌區共有3處渠首引水樞紐(輸配水閘站),按照“先試點創建,再全面推廣”管理思路,本項目先選取該灌區的一個閘站進行自動化、信息化改造:
遠程控閘:根據上下游的水量遠程控制閘門的開/關、設置閘門開度,實現精準調配水,減輕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和工作量,減少水量損失。
現地自控:在現場閘門電控柜上設置觸摸屏,除了顯示閘門實時信息外,還可以通過觸摸屏人機界面和內部運行的控制軟件實現閘門的現場交互控制。
急停控制:閘門運行過程中,運行狀態和信息被實時監控,并被作為閘門運行動作的前提判斷條件,防止發生錯誤動作無法調節,防止設備損壞。一旦監測或遇到險情發生,則立即停機報警,等待檢修,確保安全。
水情監測:實時監測閘前、閘后水位情況,并上報平臺;
過閘流量計算:通過智能閘門控制器,結合閘門前后水位、閘門開度,計算過閘門流量;
設置視頻監控站21處:在河閘室內、外設重要位置進行視頻監控;
明渠流量站26處;在支渠安裝明渠流量計,實時采集明渠流量;
建設集自動采集、控制、傳輸、接收、處理、存儲為一體的智慧灌區管理平臺。
數字賦能 實現智慧管理
柳林灌區地表水管理自動化平臺包含“智慧灌區一張圖”、“實時數據總覽”、“閘門遠程控制”、“視頻監控”、“報警數據”、“巡檢管理”等功能板塊。灌溉管理中心可總覽灌區設備運行狀態,對輸配水節制閘進遠程控制,直觀、形象地為管理部門提供灌渠實時流量查詢、報表管理等服務,確保管理人員迅速、及時、準確地掌握灌渠的流量、水位信息,為農田水利管理工作提供有效支撐,提升農田水利信息化、數字化管理水平。
試點先行 實效顯著
本項目作為該地灌區節水改造的試點項目,順利通過驗收,已正式投入使用,建設成果得到了水利部相關領導、專家的高度評價。
項目運營后,灌區水利基礎設施將得到極大改善,信息自動化水平實現新突破,屆時,將進一步提高灌區灌溉水量計量的準確性和時效性,對灌區干渠引水水量變化及時、準確的做出反饋和調度,更好地實現水資源的有效管控,提升灌區量測水的效率和業務管理水平,同時為灌區用水總量控制、優化配置水資源、提高水利用效率提供技術支持。
相關方案
![]() | 灌區信息化管理系統 | 數字孿生灌區管理平臺 |
Copyright ? 202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備12015236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