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背景
內蒙古現有鹽堿化耕地1585.3萬畝,占全區總耕地面積的11.4%,耕地鹽堿化成為影響當地農業生產、生態環境和經濟社會發展的突出問題。今年,內蒙古將鹽堿化耕地改良作為重要工作進行部署推進,特需要建立“土壤改良示范點智慧管理系統”。該系統根據不同地域的土壤類型、灌溉水源、灌溉方式、種植作物等劃分不同類型區塊,在不同類型區塊內選擇代表性的地塊,建設具有土壤養分、含水量,地下水位,降雨量等信息自動采集、傳輸功能的監測點;通過“灌溉預報系統”結合“信息實時監測系統”,獲得作物最佳灌溉時間、灌溉水量及需采取的節水措施為主要內容的灌溉預報結果,定期向群眾發布,科學指導農民適時適量灌溉,達到節水目的。
項目概況
該項目包括:
“IC卡取水計量機井測控點”126個
“地下水位監測點”3個
“土壤水分溫度鹽分監測點”4個
“土壤墑情監測點”8個
“氣象監測點”1個
“田間無線自動灌溉測控點”25個
現場儀表傳感器:
包括9.2KW水泵,插入式超聲波流量計、水位計、壓力變送器、土壤墑情傳感器、土壤養分傳感器、土壤鹽分監測儀、多參數氣象站、脈沖電磁閥等;
測控終端產品:
唐山柳林MGTR-W型遙測終端成套
通訊方式:4G無線網絡
供電方式:市電380V供電、太陽能供電、電池供電根據現場情況,靈活選擇
系統監測平臺:唐山柳林WDECP-IC智能計量綜合管理系統
系統功能
IC卡取水計量機井測控系統
實時監測管道出水的瞬時流量、累計流量
實時監測管道壓力
IC卡刷卡控制水泵開關
水量數據、壓力數據、泵開關狀態實時傳輸至監控中心軟件平臺
地下水監測系統
實時監測地下水位動態數據
水位數據實時傳輸至監控中心軟件平臺
田間無線自動灌溉系統
灌溉控制器接收軟件下發的控制指令遠程手動或遠程自動開關電磁閥
監測電磁閥開關狀態
數據實時傳輸至監控中心軟件平臺
田間氣象及墑情監測系統
四層土壤水分溫度鹽分測定
土壤養分監測
無線土壤墑情監測
氣象數據監測,包括風速風向、雨量、大氣壓力、大氣溫度
數據實時傳輸至監控中心軟件平臺
系統特點
系統監測數據種類全面,智能取水計量,科學灌溉指導是本系統的一大特色,集鹽堿地改良與高標準農田建設于一體,為農業生產、生態環境和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支持與促進。
目前,據內蒙古自治區農牧廳新聞發言人王雨鋒介紹:內蒙古各個鹽堿化耕地改良試點地區的農作物長勢良好,預計畝均增產10%—20%以上,實現“當年實施、當年見效”。
通過多維多角度數據的實時采集監測,實現數據綜合統計,形成變化規律報告及大事件;
預付費靈活水價階梯管理,形成合理收費,合理用水,節約水資源的目的;
實時監測預警報警,是WEDCP系列平臺的典型功能,最大程度發揮數據價值;
典型示范項目,基于柳林十余年智慧物聯監測系統實施經驗,為類似項目提供了可推廣、可復制的實施模式。
項目現場
Copyright ? 202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備12015236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