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智慧水務的發起者和領航者,西方國家水務行業的信息化應用比國內早,尤其是數據的深度挖掘與分析,英國部分水務公司在早期信息化建設中就重視生產數據的分析及應用,水力模型的建立也比中國較早發展應用,目前應用較多的幾個水力模型軟件如Inforworks、DHI、KYPIPE、Bently等都是來自英國、丹麥或者美國的軟件。水務公司通過與高校聯合的研究項目實現數據分析算法的應用,這種數據整合、智慧平臺建設、智能算法應用最終帶來的效果就是實現企業管理模式的轉變,一個從依靠經驗化的管理模型轉變成高效智能的自動化管理模式。
國外從經驗模式到智能自控模式的轉變經過了一個較長的探索和發展歷程,國外的水務技術發展重點不是在市場上去尋找智慧系統模塊化或者現成軟件平臺的方向,而更加注重于企業自身數據的采集、分析和應用,包括對硬件如何實現優化布局、如何采用科學技術解決實際運營難題、數據應用的分析研究等等,經歷了一個從生產到研究、從研究到應用的歷程。通過智慧水務的廣泛應用,為企業和社會創造更為可觀的經濟利益和社會效益。
水務信息化建設一般可分為三個階段:單一業務信息化階段、多項業務信息化和門戶集成階段以及大數據分析和智慧化階段,不同的階段有著不同的信息化技術特征,水務企業客戶建設了相應階段標準的水務信息化項目,則進入相應的水務信息化階段。水務信息化建設各階段具體劃分標準如下:
全球發展趨勢
未來,隨著全球信息化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智慧水務行業亦會表現出強強聯合的融合發展趨勢;同時,商業和工業部門將主導市場,智能解決方案的采用率將激增。競爭格局方面,亞太地區將是全球智慧水務市場增長最快的區域,快速增長主要歸因于以下因素:智能解決方案的采用率上升、城市化水平的增長導致用水需求激增、農業生產、公用事業部門的技術整合以及指數級人口增長。
國內發展趨勢:智慧化水平進一步提升
2021年3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要分級分類推進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將物聯網感知設施、通信系統等納入公共基礎設施統一規劃建設,推進市政公用設施、建筑等物聯網應用和智能化改造;構建智慧水利體系,以流域為單元提升水情測報和智能調度能力。在政策的推動下,“十四五”時期,我國智慧水務將隨著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的推進加速發展。
未來,國家政策將繼續支持智慧水務系統的建設,刺激智慧水務行業競爭加劇。同時,伴隨著5G、物聯網等技術的發展,智慧水務的系列產品將會持續探索如何實現與新興技術的深度融合,智慧水務產品數字化和智能化程度也將進一步提升。
唐山柳林智慧水務平臺建設:
柳林智慧水務平臺是以物聯感知技術、大數據、智能控制、云計算、人工智能、數字孿生、AI算法、虛擬現實技術為核心,以監測儀表、通訊網絡、數據庫系統、數據中臺、模型軟件、前臺展示、智慧運維等產品體系為支撐,以城市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和水安全提升和建造智能化為目標的智慧水務體系。
本章部分內容來源于《前瞻產業研究院》
Copyright ? 202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備12015236號-1